比特幣
比特幣(英語:Bitcoin,簡寫:BTC,貨幣符號:฿)是一種使用者自治的、全球通用的加密電子貨幣。
設計者理念[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其概念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化名)在2008年提出。隨後,他以開放、對等、共識、主動參與的理念為基準,結合開源軟體和密碼學中塊密碼的工作模式,在P2P對等網路和分布式資料庫的平台上,開發出比特幣發行、交易和帳戶管理的作業系統。承諾比特幣將成為類似電子郵件的「電子現金」。實作在不需要審批、人人都有權發行的前提下,避免通貨膨脹,並無法偽造;支付完成之後,使用者就失去對該比特幣的所有權。2009年1月3日50個比特幣問世。
比特幣執行機制[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與傳統貨幣不同,比特幣執行機制不依賴中央銀行、政府、企業的支援或者信用擔保,而是依賴對等網路中種子檔案達成的網路協定,去中心化、自我完善的貨幣體制,理論上確保了任何人、機構、或政府都不可能操控比特幣的貨幣總量,或者製造通貨膨脹。它的貨幣總量按照設計預定的速率逐步增加,增加速度逐步放緩,並最終在2140年達到2100萬個的極限。
比特幣使用途徑[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有多種途徑使用比特幣,透過電子貨幣交易所、服務商和個人等渠道,就能兌換為當地的現金或金幣;也可以直接使用它購買物品和服務。
安全性[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比特幣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貨幣。比特幣結合P2P對等網路技術和密碼學原理,來維持發行系統的安全可靠性。與有中心伺服器的中央網路系統不同,在P2P網路中無中心伺服器,每個使用者端既是一個節點,也有伺服器的功能,任何一個節點都無法直接找到其他節點,必須依靠其戶群進行訊息交流。
單位[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 | 比特幣 | Bitcoins | BTC |
0.01 | 比特分 | Bitcent | cBTC |
0.001 | 毫比特 | Milli-Bitcoins | mBTC |
0.000001 | 微比特 | Micro-Bitcoins | μBTC |
0.00000001 | 聰 | satoshi | 基本單位 |
比特幣匯率[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比特幣的匯率一直處於波動之中,波動性較一般的貨幣劇烈得多。到2012年11月以前,比特幣的最高匯率為33美元,過去12個月的最低點為2.6美元。在2012年8月,比特幣的匯率為10美元左右。2012年11月底,比特幣的匯率為12.5美元左右。但到2013年2月開始,比特幣的匯率由二月20美元急升至4月180美元,據此按照已經產出的比特幣總數來計算,比特幣的總市值約為20億美元。前Facebook高管Chamath Palihapitiya預期,比特幣將在10年內升值3,000倍。
備註[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本條目是本條目作者的國中1上電腦作業內容(原先是簡報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