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因

出自世界大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變因是為了釐清哪些因素能使實驗產生不同的結果而形成的概念。分為下列三者:

  • 操作變因:實驗中唯一能改變的因素。 (實驗組及對照組不同的一個因素)
  • 控制變因:實驗中其他不能改變 (維持不變)的因素。 (實驗組及對照組皆相同的因素)
  • 應變變因:實驗結果或要測量或比較的項目。

此外,有一種實驗標題能夠透露出操作變因及應變變因為何,如「禿頭的影響?」中,「酸」為操作變因、「禿頭」則是應變變因。但並非適用於所有實驗標題,如「熔化熱實驗」、「製作氧氣實驗」等沒有問號的名稱則無法透露操作變因及應變變因為何或是根本沒有變因 (亦指無實驗組對照組)

例子[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 濕度發霉的影響:
    • 步驟:兩小塊相同土司分別放入兩個夾鏈袋,並取其一噴入水。
    • 操作變因:水分多寡 (噴水與否)
    • 控制變因:土司大小、夾鏈袋大小、擺放位置、溫度空氣
    • 應變變因:發霉的速度 (黴菌生長速度)
  2. 酸對生鏽的影響:
    • 步驟:兩塊相同鋼棉分別浸入水和醋酸水溶液
    • 操作變因:液體種類 (是否含有酸)
    • 控制變因:鋼棉大小、液體量、擺放位置
    • 應變變因:生鏽的速度及範圍

參考文獻[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書目[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國小自然6上》,南一出版
  • 《國中自然1上》,翰林出版
  • 《國中自然2上》,翰林出版

網站[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注釋[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外部連結[編輯 | 編輯原始碼]